深圳EMS跨境e
微信公众号
今年以来,不少卖家反映其货物频繁遭遇海关查验,甚至出现多批货物连续被查的情况。清关查验等待时间过长,令大家深感不安,不仅可能导致货物延误、断货,还可能面临被退回或销毁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查验愈发严格,美国关税提高后低申报现象仍屡见不鲜,清关形势日益严峻。
最近,美国海关公示,有多批从国内发往美国的仿牌货物被各州分部查扣,其中包括数百种假冒伪劣及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
多起违规货物在短期内被查扣,也印证了美国海关的严查趋势。据了解,查验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
1.知识产权侵权高发
海关发现了大量误报、瞒报、侵权等行为,尤其是服装、化妆品、玩具、仿牌等商品。
2.跨境电商销售旺季
3-5月和9-12月是销售高峰期,进出口货物激增,海关加大查验力度保障贸易顺利进行。
3.关税低申报问题
部分货主为了降低关税成本,选择低申报货值。
重点品类查验率升级:
*儿童相关产品:婴幼儿用品、玩具、颜料、勾线笔、地毯等。
*高价值商品:鞋服、电子产品、汽车用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玩具类产品虽关税较低,但报关行可能会故意抬高其货值。若一个货柜中仅玩具申报货值偏高,而其他品类偏低,则易引起海关查验。应严格遵守美国海关的法规和要求,确保货物的报关文件齐全、准确无误。这包括货物的标签、包装、清单、报关单、证书、申报信息等都符合海关的要求,避免因文件不全或错误而导致查验率上升。
一般来说,海关查验可能导致5-10天的延误及额外成本,但通过规范申报、文件预审和合作可靠服务商,可显著降低风险。建议针对高价值或敏感品类预留1-2周清关缓冲期。
近期,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已连续十周下跌,四大主要航线均呈现下滑趋势。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最新一期于21日公布,该指数已跌至1,292.75点,较前一周下跌26.59点,跌幅由上周的8.14%收窄至本周的2.01%,南美线跌幅尤为显著,高达13.62%,而美西运价已低于成本价,欧线则在成本价附近徘徊,整体运价市场仍处低迷状态。欧线现货市场近期再度下调运价,多家公司将每大箱的运价从1800-1900美元降至1700美元,甚至已有1600美元的价格出现。与此同时,美西每大箱1600-1700美元的运价则相对稳定。货代公司指出,待4月2日美国对等关税公布后,买卖双方将协商关税分摊事宜,订单也将陆续签订。然而,订单量是否会因此大幅减少尚待观察,但至少货量有望回升。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美线正在酝酿涨价,但具体涨幅和能否成功实施涨价还需进一步观察。尽管支撑力度有待观察,但近期运价跌幅已有所收窄,走势虽仍低迷,但已呈现一定稳定迹象。目前关键在于亚洲出口欧美货量的复苏时间,物流业界预计,在正常需求逐渐增加的情况下,4月货量有望回升,价格也将逐渐恢复平稳。 此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俄乌冲突的后续发展等因素,都可能对运价市场产生影响。同时,中东红海地区的危机持续发酵,全球集运航线不得不绕行好望角,导致船舶调度紧张。只要货量回升,这种紧张局势将进一步推升运价。然而,胡塞武装宣布将重启针对穿行红海等海域的以色列相关船舶的攻击行动,这增加了船公司重返红海的不确定性,也对运价市场构成了潜在威胁。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船公司对于4月北美航线和欧洲航线的态度仍然坚定,计划上调运价以应对成本上升和市场变化。随着货主准备出货的情况逐渐明朗,货量需求有望逐渐增温。此外,由于2、3月市场低迷,集运业界已经扩大了减班措施。这种航班减少、货量增加的效应下,各家航商4月上调运价的决心不变。 尽管有航运公司计划在4月上调运费,但目前来看,4月首周实际成交价仍延续了3月底的报价,运价并未上涨,仍在维持。特别是马士基等船公司的线上报价,以及MSC、ONE等其他船司的报价均沿用3月底报价。MSC和MSK的报价沿用至第14周,ONE则沿用至第15周。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这是跨境电商被连续12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对跨境电商这一外贸增长新动能的重视。 在世界经济总体缓慢复苏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基本保持着良好增长态势,不仅是我国,其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近年来,中国跨境贸易的发展过程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中国产品开始走向高端化、专业化,此前国外将中国产品归为“普货”,即同质化较高的通用标品。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商户开始重视设计、功能上具备自己的特色,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都有了普遍提升。 二是跨境电商市场不断拓展,趋于国际化、多样化。随着自我能力的提升,中国电商市场辐射范围明显扩大,欧洲、中东、南美等地区得到深入开拓,“这也非常得益于AI技术的支持,因为一个人很难掌握三四十种语言,了解三四十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三是出海虚拟产品增长明显。此前中国电商出售的产品以实体为主,近年来虚拟产品增长非常之快,几乎占据跨境产品的半壁江山,涉游戏、网文、短剧等,还频频出现《黑神话:悟空》、DeepSeek等现象级产品。消费品的消耗通常是有上限的,比如一个人可能只需要一张桌子,但虚拟产品没有这类限制。 今后跨境电商“蓝海”在哪?对新入局的中小卖家而言,东南亚或非洲市场或成为首选。欧美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渐趋成熟,选择发展中或非发达地区作为切入口,初期成本相对更低,竞争较少。不过,这些“蓝海”地区也存在供应链条不完整,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以物流环节 为例,快递派送更容易出现丢件、缺件等问题,责任划分也不甚明确。
从全球视角看,目前跨境电商处于比较有利的政策环境中,但也面临许多挑战。其一是大量低价高质的产品跨境出口到其他国家,惠及当地消费者的同时,也必然对中小企业生产者带来冲击。未来一大发展趋势是各个国家将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产品,有针对性地出口到其他国家。 另一突出挑战来自行政操作层面。部分国家的海关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数量日益庞大的进口货物给海关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甚至已成为阻碍该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一大障碍。反观中国,海关的电子化“一站式”服务水平极高,高效的清关效率是保障跨境电商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
2024年亚马逊在美国家庭中的渗透率达到83%,购物者全年平均下单73次,消费金额超2800美元,远高于其他零售商,且复购率高达99%。数据显示,亚马逊购物者主要集中在千禧一代和X世代,并且更倾向于冲动消费。女性占该平台购物者的75%,女性用户比普通美国消费者更有可能在亚马逊购物(103:100)。相较之下,男性用户的购物指数仅为92。年龄方面,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是亚马逊的最大消费群体,占比33%。不过,X世代(1965-1980年出生)和千禧一代(1981-1996年出生)紧随其后,表明亚马逊的主要用户群依然偏向年轻化。 亚马逊的复购率高达9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电商行业的平均复购率通常在28%-30%之间(Metrilo数据为28%,Decile数据为30%)。这一近乎满分的复购率反映了亚马逊在消费者心中的强大吸引力和平台粘性。在其他零售巨头中,Costco在美国家庭中的渗透率为47%,高于Sam’s Club的42%。Costco购物者年均消费超过3000美元,且更倾向于高收入、城市居住和有机食品购买群体。相比之下,Sam’s Club的用户基础略小,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家居装饰领域,家得宝(Home Depot)以71%的家庭渗透率领先,其主要用户集中在城市和郊区,而劳氏(Lowe’s)则更受农村消费者青睐。两者在目标用户群上呈现明显差异。折扣零售连锁店方面,Dollar Tree的家庭渗透率高达79%,而Dollar General为60%。尽管Dollar General的用户覆盖面较小,但其消费者的年均购物金额更高,达522美元,而Dollar Tree购物者的年均消费金额为290美元。此外,Dollar General的购物者更可能居住在农村地区(高出52%),且婴儿潮一代或更年长的群体占比更高(高出19%)。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汇报,会议指出,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做好新一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工作,进一步拓宽覆盖面。要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用好相关稳外贸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拓市场、树品牌、更好发展。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有生力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发展,其中,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我国先后设立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逐步构建了“六体系两平台”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服务框架。目前,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商企业已超12万家,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占中国跨境电商的比重已超过95%。
会议部署释放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的利好信号,为相关企业增信心、强预期,有助于推动稳外贸质升量稳。聚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会议再次释放了扩围信号。未来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要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普遍性是指做好基础设施、物流平台、信息通讯等跨境电商发展基本要素的建设,特殊性则是要根据各地产品特色、市场需求、供应链情况等自身特点探索建立合理且有效地路径。
具体来看,会议提出“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监管创新角度的政策部署回应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诉求,围绕通关便利化、税收征管优化、金融服务完善等方面将会出台更多具体支持举措,进一步降低相关企业营运成本,优化跨境电商的营商环境。同时,推动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表明政府不仅注重数量的增加,更注重质量的提升,通过优化试验区的运营和管理,促进跨境电商规范化发展,推动跨境电商与传统产业融合,以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外贸稳定增长。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下一步,政府将通过政策创新和监管优化,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参与国际贸易,支持其“拓市场、树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其更好发展。
3月31日,美国FBA丢货赔偿政策正式生效!在去年12月,亚马逊美国站更新了FBA赔偿政策,针对在亚马逊配送中心丢失的FBA商品(下单前),将按照商品的制造成本对卖家进行赔付,而不再是按照销售价格赔偿标准。
制造成本是指卖家从制造商/批发商/转销商处采购商品的成本,可简单理解为“采购成本”。如果是制造商,那么就指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以后如果你的货件在FBA仓库被搞丢了,不管你这个产品在亚马逊上是卖多少钱,亚马逊只会按照你这个产品的制造成本赔偿给你。而这个“制造成本”,还要卖家提供一系列的数据和资料去进行佐证,亚马逊还要审核你提供的这个制造成本合不合理。
有卖家反馈,他在亚马逊采购成本估算系统看到的自己产品的制造成本,竟然比真实制造成本低了40%以上。目前亚马逊确定商品采购成本的方式是以产品的平均价格设定的。后期会不会变动还尚不可知,但目前却可以在后台查到采购成本了。采购成本查询方法:店铺后台 — 库存 — 库存缺陷赔偿 — 管理您的获物成本 。
2025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深夜发布的一则消息掀起了一番“行业巨震”——或对中国额外加征50%关税。然而,仅距离这一消息过去24小时,就传来了另一“噩耗”。据外媒报道,白宫新闻秘书表示:“由于中国尚未取消报复性措施,104%的额外关税将于4月9日东部时间中午(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生效”。
此外,特朗普还在周二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他正在“等待”中国的来电。白宫新闻秘书重申,尽管与多个国家正在进行谈判,特朗普仍不会在对等关税问题上妥协。她指出“近70个国家已联系白宫”。
据悉,这一税率远超此前宣布的基准税率,倘若政策开始生效,不仅对我国出口行业造成严重冲击,更将对全球经济带来不可逆的损失。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关税推动“产业链去中国化”,但此举措本质上是逆全球化与市场洪流的单边主义。
昨日,我国商务部、外交部等多次表态,称美国滥施关税,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经济霸凌。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全球化2.0浪潮滚滚,这场关税风暴落在每个跨境从业者的身上,都是一座大山。目前,已有不少跨境大卖对此表态,并积极采取如涨价、开拓新市场、抛售库存等举措以应对关税压力。
与此同时,市场上也流传着一种声音:“这已不是单纯的成本问题,而且供应链存亡之战”。这场关乎全球贸易秩序的终极博弈,或将改写跨境电商行业的命运版图。
有外媒报道称,全球供应链管理公司不得不应对更多的集装箱航运空白,因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没有任何让步的迹象。
中国对美国累计145%的关税做出回应,对美国产品征收125%的关税,有效地进行反击。
希望从东南亚等其他制造业大国进口货物的托运人现在正手忙手乱,因为特朗普政府给了他们7月9日之前的时间,否则可能再次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关税。班轮运输业正在密切关注形势,作出相应调整。丹麦班轮分析平台eeSea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Simon Sundboell表示:“我们看到过去几周宣布的空船数量有所增加,并在未来几个月蔓延开来。”Sundboell表示,决定取消航行是由于整体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基本面的疲软。
挪威集装箱运价平台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 •桑德(Peter Sand)评论称:“随着预订量大幅下降,航运公司再次开始在中国空转。”
“贸易战有一个直接的影响:需求下降。航运公司将采取行动,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取消更多的航班。”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股神沃伦·巴菲特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这位传奇投资人的商业智慧,正跨越行业边界,为跨境电商领域带来破局之道。
忠告一:贸易是共赢的桥梁,而非对抗的武器。
“贸易不应该成为武器,我们应该寻求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贸易。”巴菲特掷地有声的表态,直击当下全球贸易困局。近年来,全球贸易局势波谲云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高筑,给跨境电商和外贸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从伯克希尔旗下BNSF铁路、Geico保险等跨国业务来看,顺畅的贸易能有效降低成本,实现企业长期价值增长。以经济理论中的“比较优势”而言,每个国家都有自身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或服务,通过贸易互通有无,能使全球资源配置更高效。
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合作思维才是破局关键。“合作才能让蛋糕变大”,跨境卖家需要跳出零和博弈思维,用资源整合实现共生。
忠告二:在不确定性中,做价值的长期坚守者。
伯克希尔手握高达3342亿美元现金储备,巴菲特表示宁可持币观望,也不盲目投资,因为好机会并非天天有。这体现了价值投资中对机会成本与错误成本的权衡。
在跨境电商和外贸领域,不确定性同样无处不在。市场需求的突然转变、汇率的大幅波动、贸易政策的急剧调整等,每一个变量都可能成为压垮中小卖家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真正的破局之道,恰恰藏在巴菲特反复强调的“价值坚守”里。一方面,要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过硬,精准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像一些专注于环保、高品质家居用品的跨境卖家,即便在市场动荡时,凭借产品独特价值,依然吸引大量忠实客户。
另一方面,要耐心等待时机,切勿盲目跟风。短期的诱惑是陷阱,长期的价值才是护城河。
忠告三:用战略眼光,布局未来市场。
从235亿美元押注日本五大商社,到暗示可能加仓至1000亿美元,巴菲特的跨国投资逻辑值得跨境卖家深思。他看中的不仅是当下的低估值,更是日本商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长期价值——这种跨市场套利思维,本质是对趋势的提前预判。跨境卖家在拓展市场和布局业务时,也需有长远规划。真正的财富,属于那些敢于在萌芽期布局、愿意等待十年树木的长期主义者。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的每一句话,都藏着穿越周期的商业智慧。对于跨境卖家而言,与其在贸易风浪中随波逐流,不如以价值为锚、以合作为桨,用战略眼光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国际小包物流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同演化,正在重塑全球电商履约模式。作为全球增速最快的电商平台之一,Temu通过小包模式的创新应用,既推动了国际小包服务的升级,也被后者反向塑造出独特的供应链逻辑。小包模式重构:从“被动适配”到“主动优化” 传统国际小包服务多停留在“通道型”角色,被动承接卖家的零散订单。而Temu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路由系统”,将小包运输纳入平台级供应链管理。例如,平台根据商品品类、重量段和目的地,自动匹配邮政小包、专线小包或商业快递等不同层级服务,既控制成本又兼顾时效。这种整合使小包服务商从单一承运方转变为供应链节点,倒逼其升级追踪系统和操作标准,以满足平台对全链路可视化的要求。Temu将体积重计算系数与商品销售周期动态绑定——新品测试期允许使用/7000系数降低试错成本,爆款期切换至/5000系数提升配送优先级。这种柔性计价策略,促使小包服务商开发差异化的产品矩阵,例如针对轻抛货推出“密度计费”专项服务,替代传统的“一刀切”定价。小包生态对平台规则的渗透效应。 国际小包服务商的网络特性,反过来制约着Temu的扩张节奏。在拉美、中东等邮政网络薄弱的区域,小包妥投率不足65%的现状迫使Temu调整市场进入策略:先通过海外仓备货核心品类建立口碑,再逐步开放小包直发。同时,小包服务商的清关能力差异直接影响平台品类规划。例如,在欧盟市场,能批量处理IOSS税号申报的小包商可获得平台流量倾斜,这使得服装、饰品等高频低值品类优先向此类服务商聚集。 小包商的燃油附加费浮动周期(通常按月调整)与Temu的促销节奏产生博弈。平台通过“物流成本对冲算法”,在旺季前锁定部分小包运力,将燃油波动对商品定价的影响控制在3%以内。这种预判性采购模式,既保障了促销期间的价格稳定性,也推动小包商建立更具弹性的运力储备机制。 Temu与国际小包的互动,本质是电商平台与物流基建的协同进化。平台通过数据整合重塑小包服务标准,这种双向塑造正在催生更精细化的供应链分工。